“文明人”一上岸,土著就跪着喊爸爸?醒醒吧,历史可没那么童话查查配配资,现实是真的残酷。
你有没有怀疑过,那些被教科书捧上神坛的“大航海时代”,在原住民眼里,其实是一场噩梦的开场?想象一下:你正坐在自家海边晒太阳,突然一群浑身馊味、衣衫褴褛、眼神慌乱的陌生人踉跄上岸,连地里长的玉米都不认识,饿得去刨你祖宗的坟,你会觉得他们是“文明使者”?怕不是脑子进水了。
今天,咱们就掀开这层被镀了500年金粉的遮羞布,看看1524年前后,到底是谁在“野蛮”,谁在“文明”。
先说韦拉扎诺,这位意大利探险家,受法国国王重托,驾着“王妃号”雄心勃勃奔向新大陆。他满脑子都是加官晋爵、青史留名。可船刚靠岸,人就傻了,沙滩上站着几十个印第安人,个个高大挺拔,皮肤泛着阳光晒过的健康光泽,眼神里没有恐惧,只有平静的审视。再回头看看自己船上那群水手:面黄肌瘦、满脸痘疤、衣服破得能当渔网,身上那股混合了汗馊、霉烂和鱼腥的气味,连海风都吹不散。
他在日记里曾经写过这样的话::“他们的美,让我词穷。”但更让他难堪的是,印第安人压根没把他当“天神”,反而一闻到味儿,立马把妇女孩子往后藏。为啥?因为16世纪的欧洲人,是真的“臭名昭著”。
不是他们懒,是教会灌输了一套奇葩逻辑:洗澡=亵渎上帝,越脏越虔诚,如果所有人都这样,那岂不是臭气熏天。正是因为如此,当地很多人一辈子就洗两次澡,出生一次,入土一次。连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只用酒精擦脸,从不用水。他情妇私下抱怨:“靠近他,得先屏住呼吸。”那时候的香水,哪是为了浪漫?纯粹是救命用的空气清新剂!
所以,当这群“人形臭豆腐”踏上美洲土地,印第安人没拿长矛赶人,已经算够客气了。
更荒唐的还在后头。几十年后,“五月花号”载着一群清教徒来了,嘴上喊着“追求自由”,结果连基本生存装备都没带齐。船上没农具、没种子,正经种地的没几个,倒是一堆神学家和理想主义者。刚登陆,寒风一吹,有人直接冻死;饿得眼冒金星,看到地里金黄的玉米穗,居然一脸懵:“这能吃?”最后实在扛不住,竟去挖印第安人的坟墓找存粮!这操作,别说“文明”,连基本的人伦底线都踩碎了。
可印第安人呢?不仅没赶他们走,反而送粮、教种地、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在这片土地活下去。但心里早打了个大大的问号:这群白皮肤的,是不是脑子有点问题?有传教士后来记下原住民的原话:“跟我们比,他们明显不太聪明。”这话听着刺耳,但细想全是实情。人家印第安人种玉米,一年收成够吃大半年;在浅海围养牡蛎,技术娴熟;捕鱼打猎样样精通,饮食均衡,天天运动,身材能不健硕?晚上围着篝火唱歌跳舞,日子过得比欧洲贫民窟强一百倍。
可欧洲人带来的,从来不是橄榄枝,而是屠刀和瘟疫。从哥伦布1492年登陆起,绑架、奴役、屠杀就成了标准流程。他在海地一次性抓走1500名原住民当奴隶卖掉;推行“贡税制”——交不出金子?砍头!没挂缴税牌?当场处死!这哪是探险家?分明是披着探险外衣的海盗加屠夫。
但真正让整个美洲文明崩塌的,不是火枪,而是一种看不见的杀手——天花。1519年,一个染病的西班牙士兵死在墨西哥,短短几周,阿兹特克帝国开始大规模死亡。
首都特诺奇蒂特兰,30万人锐减到15万,街道上尸体层层叠叠,西班牙征服者科特斯后来回忆:“除非踩着尸体,否则寸步难行。”南美的印加帝国更惨,国王和继承人接连病亡,全国陷入内战。1532年,皮萨罗带着106个士兵,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整个帝国,这事情要是制搁现在,恐怕做梦都不敢这么想。他自己都承认:“要不是他们内部先乱了,我们连500人都凑不齐。”
到了1620年,清教徒登陆普利茅斯,发现沿海村庄空无一人——房屋完好,田地整齐,人却没了。原来一两年前,一场瘟疫已夺走90%的原住民生命。而那些殖民者,竟把这场浩劫说成是“上帝的恩典”,说什么“上帝用天花为我们扫清障碍”。听听,这还是人话吗?这分明是披着十字架外衣的种族灭绝!
你以为病毒杀完就完了?不,剩下的10%也没逃过系统性清除。1830年,美国国会通过《印第安人迁移法案》,法律上直接剥夺东部原住民的家园。约10万人被强制驱赶,徒步迁往西部荒原。夏天出发,寒冬抵达,每天走16英里,没粮、没药、没帐篷。成千上万人倒在路上,老人、孩子、孕妇,死了就地掩埋——这条路,后人称之为“血泪之路”。
1863年,美军对纳瓦霍部落实施“焦土政策”:烧房、毁田、杀牲畜,连跟不上队伍的孕妇和老人,都被当场枪决。理由?“为了文明进步。”多么讽刺!用最野蛮的手段,干最残忍的事,却打着“文明”的旗号,仿佛暴力一旦披上道德外衣,就变得理直气壮。
到19世纪末,北美的印第安人口从数千万骤降至25万。如今,他们被圈在310个保留地里,总面积仅占美国国土的2.3%,且多是沙漠、荒山、贫瘠之地。没水、没资源、没产业,60%以上的道路还是土路。从“被屠杀”到“被遗忘”,从“被歧视”到“被隐形”,说白了,就是“被放任自生自灭”。
回过头看,印第安人当初说欧洲人“又矮、又臭、还傻”,真不是偏见,而是基于亲眼所见的判断。他们曾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,用自己的逻辑质疑所谓“高级文明”的虚伪。然而在殖民被美化成“发现”,屠杀被包装成“开拓”,种族灭绝被说成“历史的必然”。
易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